華僑博物館是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親手創(chuàng)辦的。陳嘉庚先生一生重視教育,傾家興學的事跡已廣為人知了他以集美為基地,從幼稚園辦到普通中學、職業(yè)專科,把集美辦成中等教育的學村,在廈門大學培養(yǎng)高級人才;創(chuàng)辦博物館是向全民進行社會教育,是他的教育系統(tǒng)工程中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1956年9月,他發(fā)起創(chuàng)辦華僑博物院,親自撰寫《緣起》,發(fā)動華僑捐款,自己首先認捐15萬元,從而得到廣泛的響應,寄來了捐款。華僑博物館本來是一片墓地,在此建院是陳老先生親自選定的,1959年開館。他設想在這里建一個博物館園區(qū),辦四個館;人類博物館、自然博物館、華僑和南洋博物館、工農業(yè)博物館,這是首期建成的中座大樓。這樓的設計也是在他的指導下完成的,采用重檐歇山頂,取用廈門特產花崗巖,秀麗雄偉,樓前的臺階原為箕式,他認為是群眾進出的必經之地,改為半月形。他為了建好博物院,不顧年事已高,親自到北京、沈陽、旅大、濟南、上海等地參觀博物館,了解情況,并沿途選購文物展品,有的還相當珍貴,從而使博物館從零起家而擁有相當豐富的藏品,確立了在全省全國博物館中的地位,英籍女作家韓素音參觀后說:“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華僑歷史博物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