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知名互聯(lián)網(wǎng)會展平臺,提供展會設計、展覽設計搭建、會展策劃、會展搭建等全方位解決方案!
我的位置:

做設計師容易得什么職業(yè)病

提問者: 蔡棟|瀏覽 241 次|提問時間: 2017-01-09

已有 1 條回答

祝鵬之

2017-01-17 最終答案
〆不必說不必說6級2010-07-23我常這么覺得,設計師是這個世界上最敏感、也最具情感的一群人類。說這句話,并沒有所謂優(yōu)越感,就像我覺得程序員是這個世界上最具邏輯的一群人一樣。如果不小心碰倒一杯可樂,可樂灑了出來,把衣服弄臟了,(設計師)往往會去想,這個杯子怎么設計才能碰不倒呢?或者碰倒了可樂不會灑出來呢?或者有沒有一種布料能夠避免弄臟(不吸水只是常見的一種做法)?逛街的時候,如果腦袋里沒有想其他事情,則會不由自主地去留意這個世界。比如那些燈為什么這樣排列?為什么是藍色的燈?應該怎樣排列?應該是什么顏色?看到一個盒子,會去想為什么是這樣打開?有沒有更好的打開方式?是不是需要在盒子上開個小窗戶呢?這些問題可能都是一瞬間的直覺。就像金融分析師對數(shù)字的那種敏感一樣。圖形設計師對顏色、大小、造型有直覺的反應,交互設計師對使用過程、易用性又特別關注。在和非同行朋友談起這些事情的時候,他們常會感嘆:那這樣豈不是很累?我的回答是沒有,直覺而已,也是思維訓練的一種方式。Flickr 上的天天體驗圖片組,基本上就是“職業(yè)病”的完美呈現(xiàn)。從那一張張圖片中,可以看出設計師們的敏感、挑剔…(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,訪問該圖片組可能需要通過代理)有時候思考這些問題,也并不是非要得到一個正確答案。不然那真的很累。想得出來,釋懷;想不出來,一帶而過。而且以后再遇到類似情境時,也很容易聯(lián)想起來。設計師的敏感是一種本能。所以我常說設計師就像是發(fā)明家(也應該是發(fā)明家),他們從細節(jié)中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然后去解決問題。 追問: 你說的不錯,但和我問供矗垛匪艸睹訛色番姬的好像不太著邊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