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菊儀
2015-11-17
最終答案
有一個聰明健康的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夢想。然而培養(yǎng)一個全面發(fā)展的兒童只是提供給他必要的生活用品是不夠的。我們的父母還必須知道如何與兒童心理溝通。我們好些父母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,而強迫孩子服從自己,在做出決定之前不與孩子商量,不論孩子是否同意,都必須按照自己父母的要求做。身為父母,應該清醒地看到,"一切為了孩子好"是所有父母行動的出發(fā)點,但是總是讓孩子絕對地服從父母的"好意",孩子將出現(xiàn)二種極端表現(xiàn),一些父母很少和孩子有平等的溝通,父母與子女的談話幾乎都是對孩子指責,甚至對子女有嚴厲的言語攻擊,這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。父母經(jīng)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,親子之間就很容易造成隔閡和對立甚至難以消除的敵對狀態(tài)。父母要改變用強迫、指責等消極方式對待子女,就要肯花時間、有耐性,做個有修養(yǎng)的聽眾,"用心"傾聽孩子的心聲,用心走進孩子的世界,積極發(fā)現(xiàn)孩子的優(yōu)點,然后對孩子的優(yōu)點進行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贊揚。鼓勵孩子,嘗試著不去批評孩子,只要父母耐心地這樣去做,了解關(guān)懷接納孩子,孩子就會很樂意和父母在一起,如此,擁有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并非夢想,孩子也能順利邁進向成功之路。每當孩子跟父母說話時,盡可能要放下手頭上的工作,全神貫注地聽孩子說話,這能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在意聽他說話,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勵,也很愿意說出自己心理的感受。1.和孩子講話要比較慢、口齒清楚、聲調(diào)溫和親切,要根據(jù)孩子的年齡,讓他理解自己的意思。有的孩子說話發(fā)音不準,口齒不清,大多是因為在學說話時父母沒有注意糾正而習慣的。2.不要說讓孩子妒忌的話。很多成人喜歡講"你媽媽不喜歡你了,喜歡隔壁小弟弟"來刺激孩子,是很不對的。也不要用比較的語氣刺激孩子,如"你看人家多聰明,一學就會,你怎么這么笨。"這都會引起孩子的妒忌心。3.不要恐嚇孩子??謬槙鹉懬樱S著年齡的增長,知道恐嚇的話是假的他也不怕了。這將影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。4.不要在孩子面前講他人(特別是孩子的老師和孩子熟悉的鄰居)的壞話。這對孩子會有不好影響。5.家長要多用積極鼓勵性的語言。家長要多用積極鼓勵性的語言,少用消極、禁止性的語言。如水倒翻在地上,一般家長會說:"不要去踩,你看弄得一塌糊涂了。"有經(jīng)驗的家長會說:"水倒在地上,讓我們拿拖布把它擦干吧!"孩子會很高興的去做。6.委托比命令好。同樣叫孩子去做一件事,講"去把畚箕拿來"和"幫媽媽把畚箕拿來"兩句話,在成人聽起來差不多,但孩子的感受卻很大的不同。孩子不喜歡命令,喜歡受人委托,特別是3歲以上的孩子,他覺得自己是"大人"了,成人叫他做事,他有一種被信任的滿足,會非常興奮地搶著去做。7.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,容易接受暗示。他喜歡聽成人講悄悄話。也喜歡和成人講悄悄話。例如,一個孩子不肯吃青菜,偶而吃了一些,晚上爸爸媽媽就講"今天亮亮真乖,吃了許多青菜’。躺在床上的亮亮聽見了,第二天吃得更起勁了。一個孩子不肯給客人唱歌,媽媽說:"我們來說個悄悄話,商量一下唱什么好",孩子就在媽媽耳邊說:"我唱一個小燕子"。8.提問是個好方式。2歲左右孩子就會提問,開始比較簡單,如"這是什么,這是誰呀"。3歲左右才會問"為什么?"這表示智力的開發(fā)。父母對孩子用提問方法,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,啟發(fā)思維。如"聽聽誰來了?這是什么聲音?""為什么風扇會轉(zhuǎn)呀?"等。對孩子的提問要認真回答,不可敷衍。怎樣判斷兒童是否有心理問題?兒童心理問題包含兩個意思:其一兒童活動異常及表現(xiàn)與眾不同的情況,即心理障礙。二正常兒童與精神障礙之間的一種狀態(tài),常見兒童發(fā)育過程中出現(xiàn)的一些不太嚴重的心里或行為問題,如膽小多動,說謊口吃遺尿等。如何判別心里是否有問題呢?當一個兒童心理行為或情感表現(xiàn)于大多數(shù)兒童不一樣時與他的社會環(huán)境、社會經(jīng)歷及所受的教育相抵觸時或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人造成持續(xù)、反復的痛苦時這名兒童就有心理問題。需要及時到兒童心理醫(yī)生處咨詢。父母離婚對兒童的影響國內(nèi)外研究證實父母離異對子女的影響遠遠大于離婚當事人,父母離異后子女首先喪失感,被遺棄感,不安全感,情緒低落,睡眠問題進食障礙,等身心問題,較常見的心理問題是焦慮,抑郁,恐懼,自卑,影響學習成績,男孩會出現(xiàn)攻擊,違紀,離家出走等行為問題,女孩則出現(xiàn)說謊,語言攻擊,敵意,社交性退縮等行為。兒童出現(xiàn)心理問題怎么辦?1冷靜對待,不緊張。2改變不良的育兒態(tài)度,要認識到溺愛或粗暴都有增加心理衛(wèi)生問題的危險性。改善家庭、學校的環(huán)境。3到醫(yī)院做心理咨詢,早期發(fā)現(xiàn)兒童的心理衛(wèi)生問題,以便及時矯治,獲得良好效果。4開展心理行為指導,由多學科(兒科、精神科、衛(wèi)生學、心理學及社會學等)的專業(yè)人員配合進行,重點進行行為障礙的矯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