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葦邦
2015-02-28
最終答案
一、施工完成后各部位尺寸(以8立方米池型為標準)池底矢高0.3米,池墻高度1米,池內直徑2.7米,池頂矢高0.68米,活動蓋直徑0.6米,進料涵管下口安裝在距池墻底部0.4米以上處,出料涵管下口安裝在距池墻底部0.3米以上處,水壓間直徑1.3米,水壓間高0.8米以上,水壓間口徑0.75米,強回流管口安裝在距水壓間底部0.05米處。施工完成后,進料口、水壓間和活動蓋口應在同一平面上。三、施工規(guī)程建池選址及大小建池選址應遵循以下原則:即遵守新農村規(guī)劃、遵守一池三改(興建沼氣池,改圈、改廁、改廚)、盡可能避免虛土、陰山背后。開挖池塘:8立方米沼氣池直徑2.7米。高度依據(jù)施工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確定。但建成后的池體總高度不得低于1.9米。池口要略高于周邊地形。施工規(guī)程1、池塘開挖成功后,施工人員要根據(jù)要求適當進行修整,池底矢高要符合要求。如遇池內有地下水,應在池底周圍開挖“V”型排水溝,池底也要根據(jù)情況開設3—6條排水溝,池底中間開設集水坑,使所有排水溝連為一體,溝內填石子,將池內所有集水引到池底集水坑,并及時排出。施工過程中,要經(jīng)常注意,溝內排水是否流暢,如遇堵塞要及時疏通。池底要墊木板,防止池底踩爛。如果沒有地下水,要用石子墊層并夯實。2、圍好池墻塑料薄膜,下邊覆蓋在周圍集水溝上,并滲透到池底10—15厘米。(如無地下水,可不采用此步驟)3、在距池墻5厘米處用1:3水泥砂漿以1/4磚圍砌,外圍用1:2:3混凝土澆筑。磚砌過程中,要做到砂漿飽滿,混凝土坍落度不可過高,振搗要密實。4、涵管安裝前,要在管身底部加混凝土填層,并振動拍實。5、池墻完成后,要在其頂部周圍適當加寬,形成圈梁并放置鋼筋。池墻與頂部的接口處應呈一定坡度。6、確定池頂施工棒。池頂施工棒長度應為池直徑長度×0.625。7、池頂施工與池墻相同。但要確保磚縫吻合,磚縫之間不允許有明顯孔洞。8、池頂磚砌結束后,外則依次用水泥素漿澆灌,再用1:2.5和1:2厚度5mm水泥砂漿兩次抹實,等初凝后,回填土。次日進行池內墻、頂粉刷。9、池內墻、頂粉刷要嚴格按水泥素漿一遍、1:2-2.5厚度5mm水泥砂漿一遍、水泥素漿一遍、水泥砂漿1:2厚度5mm一遍、水泥凈漿三遍、密封涂料,進行處理。10、墻、頂砂漿粉刷結束后,進行池底混凝土施工。首先用碎石墊層并夯實,清理池底保證排水通暢后;其次覆蓋塑料薄膜(中心集水坑除外)用200號混凝土,由四周向中間澆筑,厚度0.05米;再用1:2水泥砂漿抹面。最后在集水坑中間放置無底玻璃瓶(投料時用橡膠瓶塞塞上),用半干混凝土拍實平整,表面抹砂漿,鋪上塑料薄膜。 四、沼氣池驗收沼氣池是質量要求很高的地下建筑物。它要求在一定壓力下做到不漏水不漏氣。因此,不能憑經(jīng)驗替代檢驗。目前最通行的做法是采用水壓法進行檢驗。即:1、對完工的沼氣池保養(yǎng)期(最少為7天)過后,經(jīng)肉眼觀察無裂紋和毛刺的情況下可向池內注水,水面升至淹過強回流管口停止加水,待池體濕透后標記水位,觀察12小時,如水位無明顯變化,表明發(fā)酵間及進出料管水位線以下不漏水。2、安裝好活動蓋并做好密封處理,接上輸氣管,再往池內注水,當氣壓計達到10Kpa時,停止注水,觀察24小時水注下降不大于3%。上述兩項達標后,即可投料運行。五、其他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、涵管底部處理2、水壓間底部夯實處理。3、強回流管安裝處理4、池頂外回填土厚度(最薄處不小于0.3米)六、部分建筑材料要求國標425#及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;75號機制紅磚;1-3石子;中粗無泥砂、涵管采用直徑30cm米的水泥管。